易武是六大茶山面积最大的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现在的易武易武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民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易武各个民族有这各个民族的风情、特点、传承、傣族民歌优雅动听,节奏鲜明,可歌可舞。“赞哈”演唱,音色优美,歌词动人。尤其是男女“赞哈”赛歌,深受人们的喜爱。“依拉贺”热情奔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民族民间舞蹈极其精彩。人们想知道的有傣族的孔雀舞、象肢鼓舞;哈尼族的采茶舞、竹筒舞;布朗族的蜡条舞、园圈舞;拉祜族的芦笙舞和基诺族的大鼓舞。很多歌舞荣获国际国内大奖. 民间体育内容丰富,具有群众性。武术在傣族群众中广为流传 ,各种流派的项目工有130余套。赛龙舟是傣族、布朗族拳年的一项重要的民间体育活动。基诺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跳牛皮鼓、摔跤、射击和荡秋千等。
易武汉族:汉族人应该都是早年间来自内地的汉人马帮移民。清朝乾隆(1736年)前已有汉族在易武制团茶,乾隆年间(1736~1795年),云南石屏一带的汉族人纷纷迁居易武大种茶树.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汉族所用的汉语属汉藏语系。经过数千年的互动演化,现代汉语分为九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话、平话、晋语。
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头戴呢帽、皮帽、毛线帽,也有的穿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简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城乡男女则穿对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蓝干部服,男女服装的区别只在于领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流行起西服、夹克、风衣、运动衫、呢大衣、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
易武彝族 : 高山寨离易武有大概9公里的路程。在这里,生活着易武的土著居民——香堂族.(香堂人)是契丹的后裔. 彝族人的以制茶工艺是手工石模压制而出名。老字“鸿庆号”茶庄建于1924 年,便是由易武正山麻黑村彝族张正鸿老先生在易武古镇创建。
易武高山村是个位于群山之巅的彝族村寨, 从易武乡上到高山寨的古树生态普洱茶园,一路有点颠簸,路两旁是层山叠嶂、云雾迷离,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山寨中了.彝族人家院内都种有芭蕉树、荔枝树、木瓜树等.这里海拨约1200米,年平均气温约17.5℃。据说,因村寨建于高山顶峰云雾之中,由此得名高山寨。高山寨因山高,小气候好,植被茂密,森林丰富,雨量充足,生态保存完整。传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易武乡政府号召茶农砍古茶树矮化的时候,这里的少数民族没有汉族的觉悟,直到全茶区的老茶园基本都砍了,只有高山村的彝族人懒得动手,把茶树撂了荒,扛着猎枪上山打猎去了。因此在易武茶区,高山村没有矮化过的古茶树最多。古茶园里共生着各种大树,生态保存得非常好。高山寨人种茶、采茶、制茶的历史悠久,现在所制的普洱毛料口感纯正,是易武茶区好茶的代表地之一,香气高,回甘好。易武彝族(香堂人)的民间歌舞葫芦笙、三弦和对歌也会让你流连忘返,让你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易武傣族:易武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的一个乡,因易武茶山为普洱茶系中的六大茶山之一而出名。距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110公里的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是上等大叶种茶生长的天赐宝地。傣语“西双版纳”直译为“十二千块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傣家人说西双版纳古时称为“勐巴纳西”,意思是“一块神奇、美好的理想国土”。
傣族竹楼是另一种干栏式住宅。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北部为山地,东部为高原,西部却为平原。傣族人民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达21℃,没有四季的区分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云紫轩普洱茶。
傣族妇女讲究衣着,追求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青年妇女盘于头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女装用色彩鲜艳的条纹布做长筒裙。上衣色彩较淡,以大襟或对襟居多,圆领窄袖口。内衣紧身束体,衣襟上镶各式花边。地域不同亦有差异。德宏一带少女穿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一小围腰;已婚妇女穿对襟短衫、花色或黑色筒裙。
傣族和布族普遍信奉小乘佛,遍布缅寺、佛塔。最著名的有曼阁佛寺、景真领八角亭和曼飞龙佛塔,这些宗教建筑堪称春乡的艺术珍品。各民族都有造型各异的民居,风格独特的服饰。情调浓郁的婚恋和别具风味的餐饮。尤以傣族最为典型。傣寨傍水而居,环境幽静,干栏式的竹楼建筑,高脚两层。傣寨小井水罩美观奇特,富有民族情趣。傣族妇女服饰典雅优美,上穿汪色紧身短衫,下着筒裙,挽长发于项,上插小梳或扎花帕。楚楚动人。青年男女恋爱自由,以奇特的丢包、夜访等活动选择伴侣。在女方举行婚礼,实行“从妻居”三年。傣族以糯米为主,吃竹筒饭,习惯抓食,副食多为酸笋、鱼类、蛙类、竹蛆、蜂蛹。分为烤、蒸、剁、腌四大类。
易武瑶族:西双版纳瑶族源于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或“玉溪蛮”,明末清初,迁入西双版纳,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居住在西双版纳的瑶族主要是蓝靛瑶、顶板瑶两个支系。由于瑶族迁入西双版纳比其他民族晚,没有祖辈传下的土地,居住、种地都须向傣族封建领主或代理人—山主缴纳“山水钱”,迫使瑶族频繁迁徒。每迁至一地,住上几年,林毁地瘦后,又迁新址,使瑶族逐渐形成了不安居、不固耕、人跟地走、地随山转、刀耕火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双版纳的瑶族才逐步过上了定居固耕的生活。西双版纳地区大部分的瑶族散居在勐腊县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接壤的长达六百余千米的国境线边沿山区。因此,境内的部分瑶族迁至老挝并定居下来,出现了跨境而居、边民互市、通婚、探亲访友等来往频繁的盛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西双版纳瑶族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的萌芽阶段,受傣族封建领主和土司的统治。土地被傣族封建领主、土司、山主占用。傣族土司在瑶族内部委任帕雅、鲊、先等官职,因此瑶族寨内的寨老、出师、出主等头目没有更大的特殊权利,只能分别负责处理寨内事务、宗教活动、农事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党和人民政府派出工作队进驻瑶族地区开辟工作。1953年10月,成立易武瑶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瑶族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发展生产,改变落后生产方式,固耕定居,摆脱贫穷落后面貌。根据瑶族地区阶级分化尚未形成的实际,决定瑶族地区不再进行土地改革,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1988年,瑶族自治区改为瑶族乡。
易武哈尼族:茶山早在唐代就已经有蒲人(即哈尼族、彝族、布朗族等)在此居住种茶。在易武的曼撒山,至今还保存着面积为几十亩的特大型古茶园,该茶园中所生长的古茶树树龄已超千年,树围均超过1.5公尺,树高有20多公尺,属罕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这片特大型古茶园,便是历史记载中的蒲人所种。当地哈尼人从古代起就饮茶成风。哈尼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羌人。早在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哈尼先民就以“和夷”、“和蛮”、“和泥”、“窝泥”、“哈尼”等名称见于汉文献记载中。据哈尼族的口碑传说:公元前 3 世纪,哈尼族的祖先“和夷”居住在今大渡河之南、雅砻江之东所源出的连三海周围,或大渡河与金沙江交汇地区。后因战乱等原因,居于此地的和泥、哈尼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的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昆明一带,再往南迁至滇东南地区;一条自滇西北南迁。据考察,公元 7~8 世纪时,哈尼先民主要居住在红河中游两岸地区,公元 9 世纪中叶南迁,经元江、江城等地进入西双版纳至澜沧江东岸,而后渡过澜沧江,逐渐分布于全州山区半山区。 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白宏”、“碧约”、“布都”等。公元 9 世纪进入西双版纳后的哈尼族,受傣族封建领主统治,被称为“卡戈”,即“奴隶”。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哈尼族默认了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自称“阿卡然”,雅尼只在传统节日仪式中使用。汉族也借用傣语的卡音称哈尼族为“阿卡”。 1953 年 7 月 15 日召开的格朗和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上,经代表们协商,将哈尼族自称“雅尼”译为“爱尼”,即“兄弟”之意,并且整个西双版纳的雅尼都统称为爱尼族。后来国家正式组织进行民族识别后,统称为哈尼族。西双版纳哈尼族内部分为吉维、吉坐、木达、阿克、补角等支系,以前两种称谓人口较多。 一间木楼,几个光着膀子的哈尼男子,用几只军绿色的茶缸,一样可以来一回朴素的茶道,一样可以喝上口纯正的普洱。
民族节日是各族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丰富的民族风情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独特古朴的民族文化、深厚雄浑的历史积淀、神秘原始的古老传说、优越的普洱茶茶品和热情好客的人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易武!迷恋易武!
云南布朗族人偏爱普洱好茶 05-24